返回

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47 联军超过500辆坦克的损失,战忽局该上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欠缺的材料技术,要不然,到时候他们将会成为下一个苏联……虽然可以以此从国会获得更多军费……”

    智囊团代表公开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其实不用他们说,早在几年前,发现苏联不行,无法再跟美国竞争,他们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就已经开始撕毁了跟华夏的技术合作协议……

    “这也是理由……”

    将军想了想,很认真地说道,“现如今,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海湾的石油,否则,再出现之前欧佩克联合起来,用石油作为武器,将会对我们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将军的态度很明显:那就是目前控制海湾地区的石油比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

    这也是为为什么国防部在明明获得了战争胜利,没有推翻傻大木的统治,反而撤军一样。

    目前,他们需要有敌人。

    不只是让国会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甚至还为了把欧洲的小弟绑在站车上,避免他们联合起来推翻老大的统治……

    说到底,华夏,真心当不了敌人的。

    ······

    “麦地那光明装甲师全军覆没?”

    杨威从范志宏口里听到这消息后,即使心中早就有准备,终究还是愣了一下。

    历史的车轮,终究是挡不住的。

    “对,全军覆没,112辆82式主战坦克,112辆87式装甲车,全部被摧毁,连一辆完好的都没有,155自行榴弹炮也全部毁了……唯独就只有距离战场有着超过两百公里距离的远火营,打空了所有的火箭弹,发射车倒是完好……”

    “联军的伤亡呢?”

    杨威叹了一口气,原本的历史上,麦地那光明装甲师确实在联军的进攻下,大部分部队都被歼灭。

    这也是整个海湾战争中,联军遇到的最大的阻碍,只不过历史上,麦地那光明装甲师没有给联军造成太大的威胁。

    “英国陆军第一装甲师基本上算是被全歼,装甲车辆损失超过四分之三;美国三个师,都被打残,如果严格算起来,他们至少有一个装甲师会被取消番号,相当于三个装甲师,其中一个全军覆没了……”

    范志宏也没有隐瞒,把得到的消息向杨威做了详细的介绍。

    他来的目的,可不只是这个。

    “这……”

    听到麦地那师给了联军如此大的打击,就连杨威也是一时间不敢相信。

    要知道,伊驼部队官兵的战斗素养令人堪忧,哪怕是傻大木最铁杆的部队,即使经过了冠鹰旅多年的培训,也不咋样的。

    “合成化部队的战斗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但是也因为麦地那光明装甲师的这次战果,让我们被架在了火上。外界根本就不知道,咱们部队,到现在,连一个完整的合成旅都没有,更不知道我们部队各种型号的82式主战坦克,总装备数量也不足一百辆……”

    说到这里,范志宏有些心虚。

    82式主战坦克的性能跟战斗力,他们是知道的。

    可军方没钱,就指望着红星所提供给冠鹰旅呢。

    “还有啊,之前在南边小池塘的海战时候,咱们的护卫舰击落了苏-22,当时就让霉国人上头了,他们一直想要了解我们的真实技术水平……甚至,这两年,跟我们的军事合作方面,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有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以后引进先进技术,怕是更加困难……”

    “战忽局该成立了。”

    杨威听完,轻叹一声。

    此刻,战忽局的成立,确实刻不容缓了。

    “战忽局?”

    范志宏愣了。

    时分不解地看着杨威,对于这个名字,都陌生无比。

    “战略忽悠局。也就是利用没提进行舆论战,一方面,要让国际上知道我们技术落后,不能暴露我们真实实力……根据我的了解,这功能有些类似目前你们成立不久的军事装备与对外关系研究及舆论引导办公室……”

    杨威直接把战忽局的事情说了出来。

    作为曾经的军工专家,他很清楚,战忽局实际上,并不存在。

    只不过是广大网友给予的名称,只因为几个被军方安排的“军事专家”太能吹了,甚至也因为局座的忽悠,使得美国人认为,F-22已经找不到敌人,领先太多,以至于最后把F-22的生产线都给关闭了。

    等到华夏歼-20列装后,霉国人发现,MMP!上当了。

    可那个时候他们想要重新恢复F-22的生产线,成本高得让他们无法接受……

    “战忽局?这能行?你这,太不靠谱了吧……”

    听完杨威的介绍,范志宏陡然瞪大了眼睛。

    杨威说的,太过离谱。

    离谱到他一时间无法接受,CPU都有些冒烟。

    “舆论战嘛,就是如此,真真假假的,也符合兵法不是?虚则实之,实者虚之……当外国人认为我们先进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让他们放心,告诉他

447 联军超过500辆坦克的损失,战忽局该上线了(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